媒体报道

联系我们

电话:0716-4172187

国标代码:14555

湖北省招生代码:C610

人民日报“点赞”荆楚非遗传承院第四弹—荆楚非遗“老技艺”遇上“新匠人”迸出绚丽火花

来源:未知  作者:主编  时间: 2022-07-09   

“哐”的一声,随之便是“沙沙”声,十分急促……走在幽静的荆楚非遗传承院工作坊内。耳边不时传来各种工具碰撞、打磨发出的声音。寻声望去,一位英俊的青年匠人正坐在搁满工具和工艺半成品的桌前,他手握水磨砂纸,时而凑近笔筒细细打磨,时而将笔筒对着光,翻转查看,咂舌皱眉,随后又用黑漆髹涂一遍。如此反复地打磨、髹涂、阴干后再打磨……他似乎不知疲倦。

1658714662173089.jpg

▲荆楚非遗传承院院工作坊内,马广波正专心打磨漆器工艺品

谈起非遗技艺,是否会立即想到:头发花白的老匠人坐在工作台前反复打磨工艺品的画面?这是因为非遗技艺和工艺品长久以来被人们贴上了“古老、远离生活”的标签。

让千年非遗文化和技艺活在当下,并火起来,是传承的要义。传承,则必须不断地植入年轻的基因,有青年人不断地接棒,古老技艺才不会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如今令人欣喜的是,在湖北省荆州市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院正有着这么一批青年人走在传承路上,用双手拂去“老技艺”上的“灰尘”重新归于现代生活。

这位打磨笔筒的“新匠人”便是青年传承人中的杰出代表。他叫马广波,是18级专修楚式漆艺的00后毕业生,入学前还是漆艺“小白”的他,如今技艺可谓是炉火纯青,获得过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工艺品制作(漆器制胎工、漆器髹漆工)院校组一等奖,制作的漆艺作品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赞扬。

1658714662127489.jpg

▲马广波制作的“红金斑菠萝漆食盘”

在传承院浓郁的荆楚文化氛围和老匠人们工匠精神的熏陶下,马广波深深感受到了源远流长的荆楚文化和楚式漆艺的魅力,毕业后毅然留在了传承院,成为一名非遗传承者,继续从事漆器设计与开发工作。

他表示,希望能借助传承院这个优秀平台不断地学习进步,同时结合自己作为年轻人的所见所闻,将古老与现代相融合,让大漆工艺品真正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非遗工艺品贴近生活,也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另一位留在传承院就职的00后“新匠人”周坤涛,在今年一项国际设计奖项评选中,分别揽获银奖、铜奖。他介绍,其中一件作品名为“红金犀皮梅瓶”,瓶身为中国人最喜爱的红色,代表着祥和与喜庆,辅以金色,是太阳的颜色,再结合瓶身的红金犀皮纹,华贵大气,这也正是中华文化的特点。

1658714662182948.jpg

▲周坤涛获奖作品“红金犀皮梅瓶”

周坤涛十分自豪地谈起自己的创作灵感:“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有魅力,我很爱研究它的内涵,获奖作品正是从中获得了创作灵感。”

在传承院内,可不仅仅是马广波和周坤涛这两位杰出的“新匠人”,还有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2021届毕业生吴协,明文龙等等优秀传承人……非遗传承之路道阻且长,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不畏困难、专心修炼,不断为非遗技艺传承注入“新能量”。

目前,传承院所属的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荆楚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专业群”为湖北省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2021年学院非遗专业群毕业生就业率达97.2%,主要就业于景区,文创、广告设计公司策划、设计和制作等岗位,均与非遗传承紧密相关。这一群朝气蓬勃的“新匠人”接过“非遗传承接力棒”,传承荆楚非遗技艺、传播荆楚优秀传统文化。